跳到主要內容區
學校願景

學校願景

學校願景圖

學校教育實踐策略

在願景指引的方向下,因應學區內家庭、家長及學童之特性,評估其表現,察覺其需要,在其不足處予以彌補,促進學童全人發展為目標,使成長為能適應社會、安頓自我、願意付出與回饋的地球公民。

壹、學習自律

  • 推動兒童自治活動
    • 成立兒童自治組織,落實法治教育。
    • 推動學生志願服務,促進投入公共事務。
  • 給予兒童自我負責的機會
    • 透過全校性活動的辦理,讓孩子學習規劃、執行、溝通、協調,及負責。
    • 給孩子機會在眾人面前展現自律行為,體驗自尊自重與自由。

貳、開拓眼界

  • 扎根閱讀教育
    • 推動悅讀、閱讀及越讀,培養孩子的思考力及創造力。
    • 推動戶外教育,強化學生文化理解及移動能力,豐富學生的閱歷。
  • 建立學生對外交流平台
    • 推動生活美語課程,加強孩子與世界溝通的能力。
    • 推動程式設計課程,培養孩子AI邏輯思維能力,適應未來生活。

參、發現自我價值

  • 開辦多元社團,開展孩子的潛能,給他舞台能一展所長。
    • 將社團活動納入正式課程,鼓勵孩子多元展能,探索自我。
    • 辦理社團成果發表會,建立平台,讓孩子從中獲得成就感。
  • 培養孩子擁有休閒運動專長,具備藝術展演能力。
    • 結合休閒與運動,激勵孩子增強體適能的動機,促進健康生活的養成。
    • 透過藝術創作,引導孩子建造心靈抒發的管道,提昇情緒自我平復的能力。
  • 營造安全、友善、尊重、關懷與美的空間氛圍,讓孩子在愛中成長。
    • 透過建築及環境的美感,進行無聲教育,提昇孩子的美學素養。
    • 營造友善校園的氛圍,讓孩子體驗美好的人類社會,進而願意在未來真實世界中身體力行。

學校教育課程架構

閱讀,是自主學習的基礎,世界的智慧正以各種面貌的資訊傳遞著,不論你是需要安頓身心,或是開展眼界,唯有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,才得以受用。

透過「閱.悅.越讀」的課程架構,規劃相關的教學與活動,讓學生能習得技能、強化學習動機,並運用在現在及未來的生活中~

課程架構圖